close

文大景觀設計系的教授郭毓仁在他的部落格寫了一篇殞落的星星我有點失望,

園藝和景觀向來是一體,但在台灣的大學景觀系常常是美術專才的天下,因為我們園藝系畢業生的繪畫術科通常不太好,

對我來說郭教授算是我少數認同認真教學的老師之一,事實是文大教給我園藝的東西很少,專科給我的東西才是一生受用的。

但我的失望不是因為他挺郝洨斌的立場,而是他看花博的立場,

確實他對於民進黨那些打壓花博不斷拿『花價』開刀的看法跟我一致,但花博的問題並不是花價,而是硬體設施,怎麼可以不追究?

不管他對民進黨的看法如何,郝洨斌曾擔任台北市長問題連連,怎麼拿環保署長時期跟現在相提並論,

再說,硬體設施報價偏高,還有四成多的選民支持他,郭教授並沒有把舉辦花博報價過高的真正問題納入核心,

用一個中立者的角度看待整個花博的弊案問題。完全失去園藝專業人士應該有的態度與教育者的身份。

而花鋤夫人寫的「怎麼忍心?讓美麗的花博變醜了!」真正打中我身為園藝人的心。

花鋤夫人除了說出我們園藝系畢業生的心聲以外,園藝的範圍,也說出了我對泛綠議員打壓花博手法的不滿,

另一位則是參與了這次花博某館場的佈展工作者藍山,他與花鋤夫人的同名文章「怎麼忍心?讓美麗的花博變醜了!」更是道盡園藝及花卉界的無奈與辛酸,

身為園藝人的我們,該怎麼對這樣的花博有信心與感情?

藍山在文章裡提到

          花卉界中找不到幾個人看好的,不是大家袖手旁觀,而是花卉界在花博的籌辦過程中只被允許充當材料提供的低階角色,花卉的專業都被糟蹋了!

           台灣特有的花卉完美呈現?推向國際?沒有!

          促進花卉產業的提昇與發展?沒有!

          大量採購花卉、增加農民收益?沒有!------- 不是預約生產,只是搶現有的產量,農民沒有因為花博而增加產量,如何增加收益?

          許多的花卉品種,園藝店進不到貨,民眾也買不到花,如何提昇產業?

         這些文字看郝市府看到了嗎?馬總統看到了嗎?爆料的立委議員和名嘴們看到了嗎?

另外花鋤夫人寫到

● 花卉產業最大的敵人 — 就是颱風、氣候異常、病蟲的危害、人為的破壞…

● 太可惜了 — 台灣怎麼把這麼難得的花博做小了(它不應只是台北的花博)
      1.主角變配角了 — 花卉佔花博總金額的比例太小了(不到20%)
      2.主角變醜角了 — 花卉的金額太少了(不到20億)

花博弊案的重點應該是在這裡,花卉在花博裡的總金額不到百分之二十,

花博的主場優勢理應是園藝,既然是園藝,扣除行銷費用的部分,我不懂為什麼要拆除徵收民眾土地,

在硬體及環境設施上耗費那麼多我不認為必要性那麼大的費用,一百多億裡面還有各機關編列的購票預算,拆除原地原有建築、徵收土地及報價過高的各種設施,

那些泛綠議員不把重點放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不斷拿植栽的價格做文章,誤導民眾花(菜)農賣給政府的植株報價過高,

還是拿南美蟛蜞菊做例子,簡余晏寫的最清楚的項目就是這個,

挖穴費收5元、客土施種9元、種植費3元,養護費50元 、餘方自行處理總重35T傾卸貨車8元,零星工料26元,你們覺得很貴嗎?

告訴我,貴在哪裡?栽培一株植栽需要花費的成本跟勞力和那些沒生命的東西不一樣,一旦開始就不會停損失,你們忘了農民靠天吃飯嗎?

保固六個月,開展前就得種植,秋天颱風多,這些成本都必須計算,

台灣人遇到大小花展,對花的態度和方式又十分不親切,明明大字寫著「禁止踏入」的牌子,

還是會有一群人『塞進』花海,好呈現花團錦簇的照片,那些植栽往往不堪折磨,倒的倒、摔的摔,不用太久就奄奄一息。

菜市場稱斤論兩賣的菜,花市買出去就與業者無關的花,那些價格怎麼能拿來相提並論?


 

但健忘的台灣人,事情到今天還會有人記得你可以122元買到,花博卻花了1750元購買的給皂器及其他嗎?

馬英九說,唱衰花博輸的是台灣人,但可憐的事實是我們從一開始就輸了不是嗎?

沒有花卉園藝界參與的花博,只有20%花卉的花博,耗盡費用的硬體和動用第二預備金的花博,

如果投資報酬率不如預期,園藝界又無法從中增加花卉的銷售,請問誰贏了?

把錢塞進口袋的人卻佯裝沒事的人才贏了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eciviliz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